

襄陽市襄城區(qū)李斌麥冬草種植專業(yè)合作社
主營產(chǎn)品: 畜禽種苗
江蘇細葉麥冬草-李斌-小區(qū)美化細葉麥冬草批發(fā)
價格
訂貨量(件)
¥10.00
≥1
店鋪主推品 熱銷潛力款
䝒䝏䝓䝗䝒䝔䝗䝒䝗䝏䝕
在線客服






近年來,由于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加,麥冬草呈供不應求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麥冬草種植。這里為大家介紹麥冬草種植方法:小叢分株繁殖。
1、麥冬草種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栽種。
2、麥冬草種植先選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高壯苗。
3、剪去麥冬草種苗塊根和須根,以及葉尖和老根莖,拍松莖基部,使其分成單株。
4、剪出殘留的麥冬草老莖節(jié),以基部斷面出現(xiàn)白色心狀,葉片不開散為度。
5、按行距20厘米、穴距15厘米開穴,穴深5-6厘米,每穴栽麥冬草苗2-3株,苗基部應對齊,垂直種下,每畝麥冬草需種苗200-250㎡左右。
6、兩邊用土踏緊做到地平苗正。
7、及時澆水。
麥冬高十五至四十厘米,地下具細長匍匐莖,須根常有部分膨大成肉質(zhì)的小塊、呈紡錘形、中部肥滿。葉叢生,總狀花序,花淡紫色或偶有白色,八月間開花。漿果球形,成熟時深綠色或黑藍色,十一月果熟。原產(chǎn)我國和日本,現(xiàn)在我國各地廣為栽培。
麥冬喜涼爽潮濕環(huán)境、怕髙溫,宜選疏松、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沖積土栽培。凡易積水、地勢低洼、常有水浸淹之處,都不宜栽種。麥冬須根犮達,栽培地的土層要深耕、耕細、畦面要平正,以利須根的生長和發(fā)展。
麥冬是中國第一部藥學著作《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的上品,同時,也是一直被人們稱為生于階沿,用為上品的養(yǎng)生佳品。我們所熟悉的那棗核形的藥材,則是來自于其的肉質(zhì)塊莖。麥冬在河南禹州被人民稱為“禹韭”。禹韭之名的來歷有這樣一個傳說:大禹治水成功后,地里的莊稼豐收了,老百姓產(chǎn)的糧食吃不完,大禹就命令把剩余的糧食倒進河中,河中便長出了一種草,即麥冬。
由于此草產(chǎn)于禹州,葉窄而細長,形似韭菜,故叫做“禹韭”、“禹霞”。此草具有“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故又被稱為“不死藥”。現(xiàn)代研究結(jié)果表明,麥冬能改善心肌收縮力,對心肌細胞具有保護作用,由它作為主要成分的生脈散藥劑,在一定程度上能達到“生脈”或“復脈”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