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銘海雕塑工藝品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 金屬工藝品
廣場孔子銅雕塑-孔子銅雕塑報價-銘海雕塑
價格
訂貨量(件)
¥18000.00
≥1
店鋪主推品 熱銷潛力款
䀋䀔䀌䀋䀑䀑䀍䀍䀐䀐䀐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更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2013年9月28日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誕辰2564周年紀念日。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也就是說,孔子在游中問學教學,游中求仕入仕,游中生情怡情,游中悟道傳道。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于民,嚴格了等級制,把上層人們和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上層人們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禮制傳統(tǒng)較深的魯國,這時周王朝的統(tǒng)治*力已經名存實亡,諸侯間相互爭戰(zhàn)不斷,出現了“王道哀,禮義廢,政權失,家殊俗”的社會現實,“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個時代的特點。社會矛盾的激化阻礙了生產力的發(fā)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發(fā)生了摧殘。在文藝界,過去有無數著知名人物,如孔子和孟子,他們都是眾所周知的。這些共同構成了孔子政治思想產生的歷史淵源和社會條件,“仁”與“禮”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大同”社會、“小康”社會理想對中國后世影響深遠。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后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階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內容的憧憬藍圖和奮斗目標,這種思想對進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啟發(fā),洪秀全、康有為、譚嗣同都受其影響。身處亂世的孔子所主張的仁政沒有施展的空間,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使強大的齊國也畏懼孔子的才能,足見孔子無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