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 白芍芽
類型 種苗
等級 原種
純度 99%
種子發(fā)芽率 93%
種苗成活率 90%
適宜種植地區(qū) 全國
包裝方式 編織袋
商品介紹
免費提供種植技術1815704100
中耕除草:
中耕能疏松土壤,增加空氣。早春中耕既可保墑又能提高地溫。雨季松土能加快水分蒸發(fā),減小土壤濕度,利于根的生長。因此,應加強白芍地塊的中耕除草工作。栽后次年紅頭芽出土后,應立即松土,一般3~5cm深。切忌株旁松土,以免鋤動芽頭或損傷幼根,影響生長。以后適時松土,保持土壤疏松地內無雜草即可。
冬季于11月間清除地上部枯枝葉后,進行深松土,并揀凈雜草根。

間作:
為充分利用土地,增加經濟效益,在芍藥栽后的1~2年內,因植株小,株間空隙大,可適當間作。冬季可間作大蒜、洋蔥、菠菜等,夏、秋季間作豆類、地蕓豆;有的春季間作旱半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不影響芍藥的生長,效益較高,應予推廣。
(5)修根:

芍藥生長3~4年才能收獲,故應施足有機肥,深翻細作。9月前收獲后,每畝施農家肥3000~5000kg和餅肥10Okg,深翻40cm左右,耙細整平。南方多做成高畦,畦面寬110~120cm,畦高17~20cm,畦溝寬30~40cm。北方多用平畦,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施肥與澆水:
芍藥生長期長,栽種時除施足基肥外,還應根據不同的生長年限進行追肥。栽后年一般不追肥,從第二年開始追肥。南方地區(qū)每年追一次,次于3月中旬,每次畝施腐熟人糞1000kg,餅肥50~10Okg,加施過磷酸鈣30~40kg,效果更好。地干施肥后應澆水。此外,2年以上的白芍(芍藥),根人土深,雨季地中積水易爛根,應特別注意雨季排水。
-/hbajagf/-
收獲時選晴天,割去莖葉,挖出全棵,抖去泥土。浙江及山東等地均采用分株繁殖的,從芍頭著生處切下粗根加工商品,支根留在芍頭上做種栽。用芽頭繁殖的,將根全部切下,按大、中、小分檔,去除頭尾后,以備加工。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