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 白芍芽
類型 種苗
等級 原種
純度 99%
種子發(fā)芽率 93%
種苗成活率 90%
適宜種植地區(qū) 全國
包裝方式 編織袋
商品介紹
安徽金濤藥材種植有限公司
間作:
為充分利用土地,增加經(jīng)濟效益,在芍藥栽后的1~2年內(nèi),因植株小,株間空隙大,可適當間作。冬季可間作大蒜、洋蔥、菠菜等,夏、秋季間作豆類、地蕓豆;有的春季間作旱半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不影響芍藥的生長,效益較高,應予推廣。
(5)修根:

施肥與澆水:
芍藥生長期長,栽種時除施足基肥外,還應根據(jù)不同的生長年限進行追肥。栽后年一般不追肥,從第二年開始追肥。南方地區(qū)每年追一次,次于3月中旬,每次畝施腐熟人糞1000kg,餅肥50~10Okg,加施過磷酸鈣30~40kg,效果更好。地干施肥后應澆水。此外,2年以上的白芍(芍藥),根人土深,雨季地中積水易爛根,應特別注意雨季排水。

培土與平土:
北方地區(qū)栽種芍藥入冬應培土,春季需去土。每年封凍前,在離地面3~5cm處剪去干枯枝葉,進行清園,然后在根際培土10~30cm高,蓋住芍芽,以利防寒越冬。春季3月中、下旬,芽開始萌動,應扒去土堆南側(cè)土,隨天氣暖和再扒去地平面以上的封土,以利出苗。

中耕除草:
中耕能疏松土壤,增加空氣。早春中耕既可保墑又能提高地溫。雨季松土能加快水分蒸發(fā),減小土壤濕度,利于根的生長。因此,應加強白芍地塊的中耕除草工作。栽后次年紅頭芽出土后,應立即松土,一般3~5cm深。切忌株旁松土,以免鋤動芽頭或損傷幼根,影響生長。以后適時松土,保持土壤疏松地內(nèi)無雜草即可。
冬季于11月間清除地上部枯枝葉后,進行深松土,并揀凈雜草根。
-/hbajagf/-
加工
白芍(芍藥)加工工序為煮芍、刮皮、干燥三個步驟。將芍藥用清水洗凈,放人已燒開的水中煮,并不斷翻動。粗根煮約30分鐘,細根煮約20分鐘,至用竹針易穿進或折斷斷面均為時,撈出放人涼水中短時浸泡,即可進行刮皮。人工用玻璃片或竹片,將外皮輕輕刮去,然后送曬場曬干。曬時經(jīng)常翻動,至八成干,堆放室內(nèi)或裝入麻袋悶2~3天,再曬3~5天,如此反復直至全干。
聯(lián)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