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質 鑄鐵
性能 耐磨
用途 排污泵
驅動方式 電動
輸送介質 污水泵、雜質泵
泵軸位置 臥式
葉輪結構 封閉式葉輪
報價方式 按實際訂單報價為準
商品介紹
A.把水泵的上殼拆卸下來露出最上面的葉輪,B.用手轉動葉輪看是否靈活C.順泵軸方向拉動葉輪觀察葉輪七下總竄量(一般QJ泵4-6毫米)D.安裝連軸器與電機合裝到一體使電機軸頭與水泵的軸頭對緊不允許有縫隙。E.看葉輪上下竄量間隙,應在總竄量的中間位置(允許偏差±0.5毫米)。F.偏差大于0.5毫米時用調整墊片調整到中間位置用手轉動葉輪應靈活。G.然后鉆連軸器頂絲孔,擰緊頂絲安裝上殼。H.再次用撬桿撥動連軸器一周應轉動靈活為合裝合格。然后裝上過濾網與護線槽盒。

引出電纜為雙引纜時的接線方法1)電纜接完頭以后搖測電纜與電機(不加水時)的絕緣電阻,其值不低于150兆歐,2)電機加滿水后再次搖測電機繞組的絕緣電阻應不低于40兆歐,3)通電試驗一下轉向(時間不超過2秒)。做好相續(xù)位置標記,4)開始下井:在下井的同時不斷的搖測絕緣電阻觀測其變化以防井壁掛破電纜絕緣皮,如果發(fā)現(xiàn)絕緣程度急速下降至0.5兆歐以下時就要將機組提上來檢測原因。如果沒有意外,下井完畢就可以通過前面講過的步驟開機試運行了。

作業(yè)面潛水泵屬于小型潛水泵(單級泵),由于安裝容易、使用方便,在很多場所被廣泛使用。1948年,瑞典飛力(Sterbery-Flygt)研制出“作業(yè)面潛水泵”。60年代,美國、英國、德國、日本、蘇聯(lián)等國家也開始大批量生產。中國1958年開始生產“作業(yè)面潛水泵”,60年代發(fā)展為“QY型潛水泵(充油式)”,70年代發(fā)展了“QS型潛水泵(充水式)”,80年代又發(fā)展了“QX和DQX型潛水泵(干式)”。 80年代后期“作業(yè)面潛水泵”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并且逐步大型化、多元化。大中型潛水泵因為具有簡化泵結構和節(jié)省泵站建設投資等突出優(yōu)點,在市政、工礦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
聯(lián)系方式